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制茶历史悠久。清末民国时期,泰顺南部古道边的五里牌、彭溪、富垟等村设有多家茶行,经营锡红茶及泰顺黄汤、香菇寮白毫茶等名茶,远销福州、上海、天津、新加坡等地,开辟一条早期泰顺茶商的商贸之路。那时村落中的宫庙、宗祠等被用作制茶、拣茶场所,茶商南来北往,人们在品茶交流的愉悦氛围中完成茶叶交易。其间,有名茶由来的传奇故事,有茶商协助建飞虹桥以连通商道的义举,有茶商带领乡民御敌的英风,也有独属于那个年代的茶文化风情。
▲民国时泰顺彭溪一带的茶行及商道简易示意图
串联于古道上的茶行
泰顺县山峦连绵,水净气清,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缥缈,雨露丰沛,滋养出香高味醇的茶叶。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货之属》中记载茶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可见,在明朝时期泰顺茶叶就作为一种商品走俏市场。
▲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叶
泰顺茶叶为各地品茶专家交口赞誉则从近代开始,如民国周承湛在《杂谭温区茶业》中写道:“论品质,泰顺为最高。泰顺全境是一个山区,当人们踏进这山区时,就像堕入云雾世界,全境山岑纵横重叠,自然环境所赋予它的植茶优良条件,使茶叶的先天品质优美得多了。”
▲民国报刊赞美泰顺茶叶在温区品质最高
周承湛亲品云雾仙境中的佳茗,不吝溢美之词将泰顺茶叶评为温区最佳。那么多专家纷至沓来,深入山区调研泰顺茶业状况,是时代风云促成了因缘际会。抗战时期,为了管控茶叶等特产,浙江省设立油茶棉丝管理处,将泰顺五里牌设为重要据点,派员前来管理茶厂。
▲民国报刊记载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
将五里牌设为据点
彭溪镇五里牌村东至福鼎苏家山五里,西距泰顺玉塔五里,南离福鼎叠石五里,北达泰顺彭溪村五里,由此得名“五里牌”,亦因与闽界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独特地理优势,在清末民国时期成为重要茶叶生产贸易区。那时五里牌未通电话、未设邮局,距离罗阳县城约130里,而到平阳桥墩门(今属苍南县)只有约70里,邮电投递主要靠桥墩门转达。再则彭溪一带有不少家族是平阳移民,历史地理民俗上的亲近感,使得他们与平阳茶商贸易频繁。著名制茶与茶叶审评专家陈观沧曾在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任技术员,他在一篇《浙江温红之著煤》中写道:“浙江红茶分布于温处区,以平阳泰顺为主要产地。”
▲彭溪镇五里牌老街
陈观沧文章标题中的“温红”指温州红茶,也包含泰顺红茶。彭溪有不少姓氏从闽南迁徙过来,受闽地风俗影响,爱喝红茶。民国时,五里牌茶农主要制作两种红茶,一名土红,可能是农家晾晒揉捻而成的粗制红茶;另一种是精制红茶,名唤“锡红”,省油茶棉丝管理处的技术员点评锡红茶“制造程序完备,发酵得当,叶质鲜嫩,已可与祁红(祁门红茶)媲美,售价亦高。”这是相当高的评价,要知道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红茶皇后”之誉,锡红却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只可惜当时茶农资金薄弱,设备简陋,锡红产量不多,技术员为此呼吁政府能为五里牌茶农提供制茶设备贷款。如今过去八十多年,泰顺人已经几乎无人知道曾有“锡红”这样的优质茶,据玉塔茶场职员猜测,锡红之名的由来,或许是五里牌一带产的茶毫红中带白,犹如一根锡丝。
▲泰顺玉塔茶场产的红茶,茶毫中带有银白色,如锡丝
尽管设备简陋,但五里牌制作红茶的技术还是受到专家肯定的。1940年《浙江农业》刊载古文亨的文章《温红改良之必要途径》:“(温红)产量最多之处为泰顺五里牌一带及平阳之南港……制造技术较进步之处,亦当首推泰顺之五里牌一带,其他各处则甚粗放。”
▲1940年《浙江农业》记载五里牌红茶产量较多,制造技术较进步
看来,五里牌的红茶在民国时期的温州,不论是规模产量,还是技术品质,都是处于领先位置。据民国《浙茶通讯》报道,截至1940年7月,泰顺境内茶厂在省油茶棉丝管理处核准登记的有九家,分别为五里牌的洪元、乾泰、福源,彭坑(彭溪村)的钟万利,富垟的林源兴,雅阳官口垅的何日升,南溪的永和春,下桥的复春、春生。
▲民国《浙茶通讯》登记的泰顺茶行
在九家茶厂中,单单五里牌就占据三席,若再加上彭溪村、富垟村,在今彭溪镇境内的茶厂就占了泰顺的“半壁江山”。当然,也可能是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有些彭溪之外的茶厂还未申请登记,又或是因某些茶厂规模较小,尚未合格。但不管如何,凭此已经足以说明五里牌是当时泰顺乃至温州的重要的产茶区。
细究九家茶厂坐落的位置,会发现它们是以五里牌为中心,如同串联于同一条古道上的几颗明珠。在五里牌村北面原有一座巨大的石拱门,是当年防敌御寇的关隘。据说,关隘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关隘东北面斜坡俯冲而下,村民认为村中风水会如溪瀑一般奔泻而下,就筑此拱门镇住风水。
▲五里牌关隘遗址关隘遗址
外有一条三岔古道,一条进入村内,一条北上经过南溪(今泗溪镇南溪村)的永和春茶厂、泗溪下桥的复春、春生茶厂,去往罗阳县城;一条往东北途经彭溪钟万利茶厂、富垟林源兴茶厂,去往桥墩门等地。泰顺茶商将茶叶挑到桥墩门,再转运到鳌江码头,装货上船,销往各地。那时,关隘外的古道的商客挑夫来往不绝,这其中就有来五里牌收购茶叶的平阳茶商。
▲往泗溪方向的古道,上面以前有林氏旅馆
于是,在这个今天看来崎岖偏僻的岔道边先后开设林氏、陈氏、叶氏三家旅馆,为北上东去的商客提供栖息之所,此地得名“双栖路”。
▲古道往下去彭溪村方向,
石墙边是陈氏、叶氏旅馆遗址
洪禧记的拣茶风情与商贸路
关隘遗址南面有条进村的石阶,原是五里牌古街,一直延伸至古戏台旁,以前开有南货店、糕饼店、豆腐店等。走下石阶,通过石桥,见古街左边有座残旧的古民居,看木板门窗的样式就知是家旧式的杂货店。听村民说,民国时期这里有家“洪禧记”(一作“洪叶记”)茶行,是当地大老板洪昭翠开办的,“洪禧记”或许就是“洪元”茶厂。洪昭翠一家在当时村里算是较有文化修养的,他的哥哥洪昭镌是贡生,洪昭议是国学生,洪昭瓶是庠生。洪昭翠本人职名“洪文英”,可见是有职衔的人物,他的阅历见识培植商贾的人格素养,他的交往人脉又拓宽生意门路。
▲民国洪禧记茶行
洪禧记主营红茶,也生产销售绿茶、白茶、黄汤等,除了自制茶叶外,也对外收购毛茶。每年新茶上市的季节,洪禧记每日都加班加点地制茶,职工对毛茶进行严格筛选。他们采用六种孔隙不同的篾筛过滤,第一次将毛茶放入大孔篾筛摇晃几下,细嫩的茶叶顺着缝隙落在下面,留在篾筛上面的粗叶另外放一堆,这是次等茶叶。之后,再将初次过滤的茶叶依次用逐级递减的小孔篾筛过滤,到第六个小孔篾筛过滤出的茶叶就是最优等的茶叶。
▲玉塔茶厂中用于筛选茶叶的六种蔑筛
若是要求再高些,还会用风选机扇下。风选机与农家的米扇相似,下端开有三个漏斗口。职工在漏斗口下摆放箩筐,将茶叶倒入风选机顶端的大漏斗里,手摇风车,紧实的茶叶略重,风扇得不远,从第一个漏斗口落下来。而粗叶、粉末轻飘飘的,则被扇到最外面。
▲玉塔茶厂中的手动风选机
筛选过的毛茶还残留杂质粗叶,需手工拣茶。平时洪禧记固定的师傅、长工只有几十人,但到了拣茶时期,要临时请几百个女工拣茶。茶叶堆积如山,且品种繁多,需要很大的晾晒场地,五里牌戏台也常被用作拣茶场所。戏台左右二楼的雅坐,这时换上了板凳、篾筛、茶堆。几百个女工拣茶,这是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低头对着茶叶堆,用手指轻柔地剔除粗梗、黄叶、杂质及发霉的叶子,以确保茶叶品质。她们偶尔抬头漫不经心地说几句话,或者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笑几句,欢声笑语溢满街头巷尾。
▲五里牌古戏台,曾被用作拣茶场所
在泰顺有很多描写女工拣茶的歌谣,如有首《拣茶歌》:
四月拣茶立夏天,拣茶茶妹在旁边
莫讲拣茶有钱用,茶妹拣茶赚大钱
那个年代乡村工厂稀少,女工能找到这样一份轻松工作,自然很开心,有的女子为了争得拣茶资格,还提前自带板凳占位置。有些姑娘一边忙活着,一边偷瞟一眼心仪的小伙子,有首《拣茶歌》就是描写这可爱又诙谐的一幕:
五月拣茶菖蒲花,拣茶茶妹真贪花
双眼踏在茶房底,斜眼观郎手拣茶
▲拣茶老照片(自网络)
莫说《拣茶歌》只是村姑唱念的俚歌民谣,就连文人墨客也喜欢到拣茶场所逛逛,吟几首茶诗。如清代雅阳秀才欧光华就写了八首《拣茶词》,其中一首是:
到门珠翠影交加,入座分来雀舌茶
吩咐丽人需著意,殷勤剔选莫呕哑
这描写的是一位姑娘刚步入拣茶场所,就看到满院珠光翠影。她悄悄入座,分来一堆茶叶剔选。斯文厚道的她,吩咐身边的女孩悉心拣茶,莫要交头接耳。
拣茶场所中,不仅有年轻女孩,还有中老年妇人,有的还是母女齐上阵。欧光华在另一首《拣茶词》中写道:
盈盈十五小娇娃,一种丰姿最足夸
却向阿娘身伴坐,偷闲时整鬓边花
这是一位娇羞的小女孩伴在母亲身边拣茶,爱美的她时不时地整理一下鬓边的花饰。
▲欧光华的《拣茶词》
诗歌照见了时代的背影,可以想见,晚清时期泰顺彭溪、雅阳一带乡村已经逐渐出现茶厂规模化制茶的盛况。倘若仅仅只是茶农自产自销,怎会出现欧光华笔下的那种热闹的拣茶风情呢?
洪禧记茶叶远销外地,那时没有足够的塑料膜与瓶罐,为了保证长途挑运茶叶不至于破碎变质,他们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土方法,用篾片编着一片片箬叶,再平铺于木箱的底层与四壁,这类似于现代包装箱的泡沫隔层。茶叶放置其中,既密封保质,又能防震。
▲玉塔茶场产的红茶
洪禧记生意红火之时,每批要运送约二十箱茶叶,请上四十个挑夫,每两人抬着一箱茶叶,并派一两个心腹伙计押运。挑夫们抬着箱子沿着古道途经彭溪、富垟、分水关等地,到达桥墩门,挑夫卸下箱子后即可原路返回五里牌。伙计则要雇几辆手推车将箱子运送到鳌江码头,再装货上船,运往到上海、天津、营口等地销售。据《浙茶通讯》记载,五里牌洪元茶厂有段时期购进毛茶209担,已成箱数144担。
洪禧记在上海等地颇有声誉,若是出差的员工在上海遇到生活困难,当地老板会热心帮助。村民回忆说,洪昭翠从42岁开始大发财,按此推算他的洪禧记茶行在民国初期就开始起步,到抗战时期,洪昭翠已是纵横商海二十余年的老手,在福鼎贯岭、平阳桥墩门开有分号。他在五里牌银铺村山顶上建了一座土楼,用于储蓄家财与物资。
▲五里牌银铺村,据说林昭翠曾在这里建土楼
歪打正着的“黄汤”名茶
洪禧记经销的茶叶有当时闻名遐迩的“黄汤”。有关于黄汤的由来众说纷纭,泰顺民间有种传说,古时平阳北港、桥墩门等地的茶商来泰顺收购毛茶,回程要走过崎岖漫长的古道,经常会遇到阴雨天气,茶叶被淋湿。辛苦挑来的茶叶他们不舍丢弃,就把潮湿的毛茶摊开晾干,重新烘焙,茶色变黄。这样二次加工的黄茶不想歪打正着,品质更胜一筹,茶的汤色橙黄透明,香味清芬鲜醇,深受天津等地茶客的喜爱。于是,平阳、泰顺等地茶商开始批量制作黄汤,不断改进技艺,黄汤声名愈著,据说乾嘉年间被列为贡茶,还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泰顺黄汤茶
民国《浙茶通讯》记载五里牌除了红茶之外,“尚有土名黄茶一种。”又说“此处茶商,来自平阳。设厂制造,非是长期性质。他们拿了帐薄,背了一支秤,随时随地,可以收制。”当年平阳茶商看中泰顺优质的茶叶,到五里牌收购大量毛茶。尽管泰顺民间的黄汤传说没有确证,但还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民国《浙茶通讯》记载平阳茶商来五里牌收购茶叶《
中国名茶志》记载:“温州黄汤产于浙南的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地,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的最好。”现在,彭溪镇玉塔村畲民李宗楷是泰顺“黄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从父亲李思插那里学到这门手艺,而李思插十几岁时就跟爷爷学习黄汤制茶技术。可以想见,在清末民国时期,彭溪一带的黄汤制作工艺已较为成熟。李思插的爷爷制作的黄汤茶,有时会卖给邻村五里牌的洪禧记,再由茶行统一销往天津等地。1934年《浙江省建设月刊》刊载温州区技术专员王业调查温属茶叶的文字,提到“平阳南北港、泰顺五里排(牌)等处……细茶有莲心旗、枪黄汤等名目。”
▲《中国名茶志》记载泰顺黄汤
制作黄汤对茶青的品质要求极高,茶树不能放化肥,以免叶子过于茂盛肥厚。每年清明前后,摘取茶树上一叶一芯,拿回家晾上两三小时。之后,制作人将茶叶放入通红的热锅中,顿时茶叶滋滋地冒着白气,伸手有节奏地扬抖翻动茶叶。十分钟后,茶叶均匀杀透,水分发散,出锅堆闷。然后再把整堆茶叶摊开晾干。
▲黄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宗楷,铁锅是用来杀青的
接下来就要进行烘焙,制作人有特制的圆形焙笼,四周编织篾片,顶端为覆锅形的篾盖。焙笼底下放置铁锅,加炭生火,不一会儿,焙笼就暖烘烘的。制作人用纱布把茶叶包裹起来,放于焙笼顶端烘,纱布中的茶梗、茶叶渐渐被烘黄。
▲制作黄汤的焙笼
之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复闷、复烘。茶叶出笼冷却后,再次将茶叶平摊于焙笼上烘,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下茶叶,使茶叶颜色均匀。烘到一定时候,制作人拿起一两根茶叶闻一下,芬芳中已无水分味道,手指轻捻一下,脆脆的茶叶瞬时变成粉末。这时,就可以包装储藏了。
▲泰顺黄汤茶叶
上好的泰顺黄汤有“三黄”的特征:一是茶叶条形紧实,通体金黄;二是茶叶用开水泡开后,精华毕出,凝成橙黄诱人的汤色;三是茶叶在水杯中渐渐舒展开来,叶底嫩黄可爱。品茶者端起茶杯,顿感一股浓郁芬芳满溢而来,轻呷一口,舌齿生香。温滑的茶水缓缓流入心间,暖心舒胃,其浓淡相宜的芳香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泰顺黄汤茶,汤色橙黄
“钟万利”茶行助建飞虹桥
从五里牌村关隘遗址外的古道出发,循着洪禧记昔日的商路,往东北行至彭溪村,这里曾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茶厂——钟万利。这个名载民国《浙茶通讯》的茶厂,至今还留在村民的记忆中。钟姓村民说,钟万利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后期,始创人钟德祉身材魁伟,为人刚直忠厚,一诺千金,授职迪功郎。起初,钟德祉以种植贩卖靛青起家,经常去往福州,发现市场上茶叶紧俏,而家乡最不缺的就是好茶。他回乡后,在新厝内房屋开了一家茶馆,请专业品茶师坐堂,举办类似于“品茶沙龙”的活动,吸引各地茶农的目光。茶农将自制的茶叶挑到茶馆,品茶师取样闻一下茶香,再泡茶品鉴。之后,品茶师在凭条上写上茶叶的等级、价位,盖上“钟万利记”的印章,交于茶农到会计处领钱。
▲《钟氏宗谱》记载钟德祉“常作客浮梁,贩箊茶”
钟万利将收购的毛茶拣选后,用泰顺竹纸包裹,装入箱子。挑夫挑着箱子,途经车头、富垟,过福鼎等地,发往福州,有些优质白茶还远销新加坡等地。每次发货约18担左右,每担100斤,一般箱子上加盖“钟万利记”印章的,在福州茶叶市场可以享受免检待遇。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技术员统计,钟万利茶厂有段时期购进毛茶数117担,已成箱数116箱,由此可见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厂。
▲彭溪村矴步
挑夫挑货,必经村头矴步及富垟等地,但每逢春夏雨季,溪水暴涨,难以渡河。福鼎财主陈镛发愿建桥,于是,钟德祉等人于光绪庚辰年(1880)带头捐资支持,督工建造一座横跨溪涧的石拱桥——飞虹桥。岁月沧桑,彭溪村很多桥梁都先后消逝于洪水中,唯独飞虹桥坚固如初,风华依然,它在漫长的时光里连通起浙闽的茶商之路,一担担泰顺茶从这里出发,运往山南海北。
▲彭溪飞虹桥,钟德祉是造桥首事人之一,桥梁连通茶商之路
清末有位秀才说钟德祉:“常作客浮梁,贩箊茶赴闽,所谋无不利。”文中的“箊”指烟叶,“浮梁”是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素有“茶都”之称,可见钟德祉还把烟茶生意做到了江西,他在福州更是无往不利、一本万利,是以给茶行起一个吉利的名称“钟万利”。后来,钟家在彭溪村过溪建造前后两堂,后堂住人,前堂的8榴房屋则用来开办茶行,房屋的一层地面铺设木板,中间隔空透气,这样可以避免茶叶受潮变质。一直到民国后期,钟德祉子孙几代都经营这家商号,家中的谷箩等生活用具都会印上“钟万利”名号。
▲钟万利茶行旧址据说在对岸
有茶则灵的香菇寮
据村民说,当地名茶——香菇寮白毫茶曾挂靠“钟万利”的商号外销,此茶采自彭溪镇香菇寮村独有的香若幽兰、毛白似银的茶树嫩叶精制而成。
▲香菇寮白毫的母株,老干砍掉后发出的新枝
清朝雍正年间,钟氏迁居香菇寮村开基垦荒。相传,有位钟姓先祖无意间发现山坡上有几株大茶树叶白若雪,即使在月夜也分外惹眼,就采撷芽尖,放在院中晾晒。用这茶叶泡水,芳香悠悠。村民对这种茶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仅有的几株茶树产量稀少,就采用压条分丛法繁殖新株。
▲香菇寮村风光
香菇寮白毫茶是泰顺历史悠久的名茶,现在彭溪的钟国伟是绿茶炒制技艺(香菇寮白毫)的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此茶工艺繁琐,每年清明前后,采撷香菇寮白毫茶树上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青、揉捻、初烘、做条、复烘、闷焙等工序精工细致而成。制好的茶叶条形苗秀,色泽青翠,白毫微露。用开水冲泡时,茶叶如细小的笔毫不约而同地竖立起来,品茶者凑近深吸一口香气,笔毫仿佛是被吸走精气一般,懒洋洋地歪斜开来。
▲香菇寮白毫
有一首《泰顺香菇寮白毫》写道:
茶山春至玉芽萌,皎皎浑如绽雪英
伴得树烟随吐纳,撷来叶露供煎烹
碧汤沉影银毫立,瑶盏浮光蕙馥盈
闲酌云腴尘虑散,几分温婉慰心平
▲香菇寮白毫包装,有的制成茶饼
因品质优良,香菇寮白毫茶在浙江省历次名茶评比中多有斩获,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有专家点评此茶“白毫显露,香似兰花,清汤绿芽,味甘醇厚”。
▲香菇寮白毫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
香菇寮这座普通偏僻的山园因茶而灵,又因茶而名,自2015年开始每年三月,省市茶叶专家不辞辛劳,乘车环绕崎岖盘旋的山路,到山顶参加“香菇寮白毫茶博览会”。那七棵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白毫茶母株还静静地守在山坡上,由它们枝叶分出来扦插繁殖出的新苗已然漫山遍野。每年三月,茶叶吐露白色的新芽,一眼望去就如层层雪花。那七棵茶树母株相依相偎,斜靠雕栏,像和蔼的母亲一样慈爱地望着山坡间千树万枝的蓬勃长势。
▲香菇寮白毫博览会活动地址
“林日兴”茶行等商户
除了钟万利外,清朝时期的彭溪村还有其他实力不俗的茶商。如陈大象(号宗光)早年在村里一家杂货店学做生意,中年后自立门户,到福州等地贩卖茶叶致富,又“贸易于吴会间,获利倍蓰”,他援例成为贡生。
▲陈大象故居门楼
殊为难得的是,陈大象富有担当精神,咸丰辛酉年,平阳金钱会起义军滋扰泰顺八都等地,他与儿子陈式芽等人首倡联甲,带领乡兵日夜防堵敌人,保卫一乡安全,他们父子由此受到朝廷嘉奖。他望重乡里,县官来彭溪办案都会请他协助,知县题赠给他匾额“耆德可风”。
▲泰顺知县送给陈大象的匾额(谢招建 供图)
那时,茶叶已成为彭溪部分村民的主要产业。如钟德谐做洋烟生意亏耗家财后,她的妻子林氏每日勤劳纺织,将出售纺织品所得的钱财供给丈夫,用于开垦茶园。钟德谐号“协园”,含有妻子协助耕种茶园之意。他们自制的毛茶可以售给钟万利等茶行,这是一笔不菲的家庭收入。
▲《钟氏宗谱》记载林氏资助钟德谐开垦茶园
循着当年钟万利的商路旧迹,过飞虹桥,东行至富垟村,这里在民国时有“林源兴”茶厂。但在村民的记忆中,村里以前有家茶行名唤“林日兴”。两者名称仅差一字,可能就是同一家经营的。
▲富垟林氏宗祠,民国时林日兴茶行在此收购茶叶
林日兴的创办人林致衍善于制茶品茶,他在林氏宗祠设立收购站,向附近茶农采购茶青,加工茶叶则在杨府爷宫。他主要经营红茶、黄汤、旗青等,茶叶深受天津、温州茶商的青睐,有长期的销货订单。他的商贸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与洪禧记、钟万利相似的路线,在富垟杨府爷宫边上就有一条去往桥墩门方向的古道;二是挑运工往相反的北面方向走,途经五里牌、泗溪、筱村等地,到达百丈换水路运货。新中国成立后,林致衍从事中茶技师的工作,为当地供销社品评茶叶。
▲富垟杨府爷宫,林日兴茶行曾在宫内制茶
玉塔茶场的兴起彭溪这个在清朝民国时期茶业繁荣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959年11月,当地民众创立“地方国营泰顺县玉塔茶场”。玉塔群山簇拥,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早晚都有云雾弥漫,拥有得天独厚的的产茶环境。然而,在旧社会由于劳动力缺失,大片的“不毛之地”未开垦,村民生活困苦,那时流传着几句俗语:“玉塔高山头,荒野使人愁。谁人到此处,一生一世不出头。”
▲泰顺玉塔茶场
在新时代的感召下,玉塔茶场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兴办茶场,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在山岭插上“开荒种茶”的旗帜,期望从脚下的荒土中掘出“黄金”来,一边欢快地挥动着锄头,一边斗志昂扬地唱着歌谣:“玉塔高山头,玉石当门楼。谁人得了去,黄金论担不论头。”他们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开垦出水平梯式茶园2040余亩,育苗34亩,引进梅占、毛蟹、大叶、乌龙等优良茶树品种。
▲1966年,老区慰问团在玉塔茶场留影(萧若驹 摄)
职工们勤俭办厂,在“以短养长,以长养短”的方针指引下,大力发展畜牧生产与多种经营。他们养殖山羊、耕牛、毛猪、鸡鸭等;在茶园中轮流套种蕃薯、黄豆、蔬菜、果树、花生等,甚至还有名贵药材白术。
▲玉塔茶场的圆形揉捻机、茶叶烘干机
他们是种茶、制茶能手,有时也要充当烧窑工、瓦工、木工的角色。没有盖宿舍饭厅的砖瓦,他们就夜以继日地办窑烧制;没有建造房间的木板,他们就到四十里外的梧村锯板……没多久,玉塔茶场面貌焕然改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70年,玉塔茶场场部领导与职工敲锣打鼓送温州知青上工农兵大学读书(萧若驹 摄)
1963年,温州选派13名知识青年到玉塔茶场插队落户。1970年至1977年又有先后4批数十名泰顺知青在茶场长期劳动。他们与当地职工同吃同住,一起开荒种茶、砌造茶墈、采茶制茶、养畜种菜,至今玉塔茶场还有一面“知青墙”。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浇灌出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茶树。当今人步入玉塔茶场,从山脚到山顶,目之所及都是层层叠叠、螺旋而上的苍茂茶园,恰似高可摩霄、青翠无际的绿色塔林,会由衷地感叹人力的伟大。
▲彭溪玉塔茶场俯瞰图
除了传承传统制茶工艺外,玉塔茶场重视学习先进生产技术,购置齐全的茶叶生产设备,设有初制和精制生产流水线。现在茶场主打“三杯香”品牌,三杯香属于炒青绿茶,香高味醇,经久耐泡,有“头泡香高,二泡香浓,三泡清香犹存”之说。三杯香畅销全国各地,被列为浙江省优质地方名茶,是北京人民大会堂长期特供茶。
▲玉塔茶场获得的荣誉(部分)回顾玉塔茶场开荒种茶的岁月,它造就的不仅是芬芳优质的名茶,还有催人奋进的可贵精神。那玉塔茶山脚下清末民国时期的悠悠茶商古道,同样令人浮想联翩、荡气回肠,如今泰顺人踌躇满志,以更为开阔的视界,继续发展茶业经济,打响名茶品牌,拓宽商贸之路。
▲泰顺三杯香茶茶样
来源:泰顺3000年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